|
时间:2019-01-11 作者:贵商杂志 【原创】 黔北经济网,贵商人物专栏 个人简介 易永祥,1982年出生,贵州岑巩县人,200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,现任贵州佰仕佳集团董事长、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、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贵州省大数据研究应用促进会副会长、贵州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、贵阳市政协委员、市大数据业协会副会长等。 2014年被授予“贵州省行业道德标兵”荣誉称号; 2015年被授予“贵州省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; 2018年1月获“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”荣誉称号; 2018年5月获“贵州青年五四奖章”荣誉称号。 佰仕佳集团简介 佰仕佳创立于2005年8月,是集大数据、电子商务、人工智能、照明、IT信息集成、教育、传媒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,2017年国家大数据(贵州)综合试验区首批重点企业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;现有员工150余人。截至目前,已分别在上海、深圳、中山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成立多个分子公司。 集团旗下包括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分子公司。业务涉及大数据软件、大数据教育、大数据电商、人工智能、照明设计及工程、IT信息集成服务等六大板块。获近100项专利和软件箸作权证书。 易永祥 1995年—2010年是创业的黄金十五年。佰仕佳有幸得到了黄金五年,不过发展并没有那么迅速。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,没资本、没资源、没经验。如果以我们现在的创业经验,拿在十五年之前,重新创业,今天的佰仕佳,可能早就是一家上市公司。 作为中国,乃至世界特大盘,花果园的双子塔,每夜闪耀于林城霓虹灯,I❤GY同样别具一格。这座高达305米的贵阳新地标,亦代表着中国西部贵州的崛起。 不言而喻,贵州进入了高速发展期。继作为国家公园省的贵州全域旅游热之后,贵州又以大数据再次登上世界经济舞台。 为双子塔做照明工程设计的佰仕佳集团,其总部坐落在花果园国际金融中心。该集团从贵州省创业大军中脱颖而出。至今,董事长易永祥和他的三位合伙人每人3000元白手起家的故事依然成为青年创业者们的教典。 十三年前,易永祥23岁,大学毕业。凌晨1时,在一家烧烤摊边,易永祥与同样年纪的三位年轻人喝完一整箱啤酒,4人终于同意每人出资3000元创业。 于是,在贵阳市公园南路脑百姓电脑城,易永祥和他的三个合伙人,租下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铺面,开始了他们的创业。 和所有在电脑城做生意的一样,易永祥和他的合伙人们的工作是卖电脑、装电脑,卖U盘。 和所有在电脑城做生意的不一样,每天晚上,他和他的合伙人们躺在租来的出租屋里,谈着马云、张瑞敏、李彦宏等企业精英们。 十三年后,易永祥和他的三位合伙人已将佰仕佳发展成为拥有自己*办公楼、多产业综合性集团化运营的公司。面对记者,他真感慨不已! 佰仕佳集团4个原始合伙人合影 易永祥 大数据这个行业变化太快,我们每年都要重新梳理我们的产品、流程、管理,这个过程仿佛经历创一次业。 当易永祥以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身份站在讲台上,给年轻的创业者讲述他成功的故事和经验时,他时常会说,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企业家。 “大数据这个行业变化太快,我们每年都要重新梳理我们的产品、流程、管理,这个过程仿佛经历创一次业。”易永祥对记者说。 佰仕佳已将业务拓展到了多个领域,形成了现今的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、大数据电商、大数据教育、节能照明工程、人工智能与IT信息集成六大主营业务板块。 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创新,第四次产业变革的背景下,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新旧行业相互洗牌,转型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迫在眉睫。走了十三年的佰仕佳,在转型中,易永祥又有着怎样的思索? 求生欲下的驱使 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,也许易永祥注定要获得成功,而上天对他的磨炼,始于他童年。 易永祥出生在岑巩县一个偏远村落,去乡里要走六十分钟路程。那是一个村民组,仅有50来户人家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贵州这样的山区,生活条件根本谈不上,人们只是活着而已。 提起童年,每每令易永祥唏嘘不已,至今难以释怀。易永祥回忆,爷爷曾是当地的地主,鼎盛时期几乎拥有全村的土地。在父亲5岁时,中国的土地革命开始了。于是,爷爷被划成大地主,土地全部被没收,分给全村的贫下中农们。后来,爷爷在每天的批斗和鞭打中死去了。逃回娘家躲避批斗的奶奶,被抓了回来活活打死。于是,家没了,人亡了。父亲成了孤儿,给村里放牛。 母亲来自邻寨,自幼患有顽疾,在易永祥8岁时,因为没钱治病而离世。 父亲再娶了后母后离乡外出打工,留下后母独自一人抚养易永祥四姐弟。极度的物质匮乏,吃饱竟成了一种愿望。米少得可怜,油也是几乎没有的,经常一日三餐都是辣椒炒酸菜。 或许生来就有企业家的因子,易永祥自小就显露了做销售的天赋。童年残酷的生存环境,让易永祥立下了,努力读书,走出乡村的志向。可是家里连饭都要吃不起了,哪来的钱供他读书? 初三时期,新学期开始,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来,易永祥想到了一个法子:卖老鼠药。他去隔壁村子赊账进了一批老鼠药,将2元一包的老鼠药拆成三小包,再以每包1.5元的价格卖给自己村的村民。为了保证把药卖出去,仅读初三的易永祥,并没有像寻常商贩一样摆摊兜售,而是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。就这样,易永祥凑够了自己的学费。 换一种思路,赚了第一桶金 易永祥反复说,读贵州大学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他的三个原始合伙人,梁伟雄、唐发智、陈英林,至今4人依然同行。 四位同样来自农村的80后小伙子,均是学习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的贵大毕业生,相信可以凭自己四年所学在省城贵阳发展。4位合伙人达成共识之后,易永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“贵阳是(贵州)省会,来了就不想回去”。要在贵阳留下来,把家安下来。 选择创业并不是四人头脑发热的决定。2005年,是我国大学扩招第3年,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的岗位增速已跟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。就业形势很严峻,易永祥等4人是在这样背景下开始创业,进入当时门槛低,最热门的电子产业。 创业,实在是烁狱般的修行,从零到有,有时是承受苦难的历程。 四个人每天起早贪黑,猫在电脑城里开发软件。有人来配电脑,他们也接,有时候还给附近单位送耗材,无非是为了赚点钱以缓解生活上的压力。每个人每月仅有500块钱工资,连房租和生活费都负担不起。就这样,他们的第一个产品,蓝苹果多媒体(Mp3)下载机诞生了。 那时的贵阳街头随处可见塞着耳机听歌的学生和上班族,Mp3正引领着年轻人的潮流,Mp3数码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也已蓬勃壮大。易永祥几人开发的软件投身于红极一时的市场,结果却令他出乎意料: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。 毫无销量维持了两三个月,公司濒临停业。易永祥不甘心,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破釜沉舟,走出去。那时候全国做多媒体下载机的只有三家,他用公司仅存的9000块钱买了两台笔记本电脑,兵分两路去深圳、去上海这些市场竞争的所在地,寻找产品问题所在。 临行前四人连散伙饭都吃了。经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,易永祥意外发现,他们的软件已经是同类产品中相对完善的了。 易永祥找到了问题所在。彼时贵州在数码科技领域尚无知名度,消费者、哪怕是本地人,在主观认知上就不接受贵州的IT产品;再加上创业资金有限,公司既没有人力、也没有场地做产品展示,很难从用户体验上让大量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优势。 贵州不是没有好产品,难就难在让产品走出去、面向全国。 易永祥转变了思路,他们的产品不能只卖在贵州,要卖到全国去。而且软件要和硬件搭配,才能成为完整的产品。 想透后,他们不再向个体消费者兜售,而是把自己的软件推销给全国的数码硬件商。 找对了法子,这个四人小团队的小产品竟以迅猛的势头占领了市场。2006年,产品就已铺满了全国市场,销售额高达500多万。易永祥和他的创业团队赚到了第一桶金。 在转型中成长:市场是最好的老师 2016年4月11日,易永祥在南明大数据电商产业*区开园仪式上发表讲话 2007年来临,民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,数据接口统一,USB传输速度变快。外加网吧的开放,数据下载变得非常容易。 佰仕佳的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,销量从原先一个月数百套瞬间下滑到个位数。产品才刚刚上线两年,市场的萎缩,令公司再一次面临倒闭的危机。 信息科技进步如此迅速,难道人可以停滞不前吗? 易永祥决定放弃原来的软件产品,转而投身到更有市场潜力的LED电子显示屏市场。如果说先前挽救公司的只是思路的转变,这一次则是完全跨度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。从软件转型升级到做工程,易永祥和团队都为自已有些大的新目标吓了一跳。技术怎么办?花一天时间想这个问题。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做最好的”,易永祥等下定了决心做领先者,做贵州省的行业第一才不被超越。至少难以超越。 强烈的成功欲趋使下,佰仕佳的LED工程仅用了两年时间,由于技术先进,做到了省内业界营业额最高、市场口碑最好。 随着LED显示屏工程业务的壮大,公司拓展了触摸查询系统业务,并于2008年获得了触摸查询系统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》。2009年佰仕佳的节能照明及亮化工程规模越做越大,成立了如今的贵州光能科技有限公司。与2006年500万元的第一桶金相比,这三年间佰仕佳的工程产值均在3000万元以上,最高达4000多万元。 佰仕佳集团获近100项专利和软件箸作权证书 易永祥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现在我为什么要在大数据领域做细分行业,在行业里面做深,就这个原因。我要找到核心竞争力。我认为,核心竞争力是逼出来的。 2010年的一个契机,易永祥再次回归了信息产业。政府要求信息公开,各级政府的所有政务要通过网站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。应对政府的需求,佰仕佳成立了信息工程公司,开始研发政府网站集群的管理系统。据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万杰介绍,以县市级作为平台,佰仕佳的政府网站集群产品遍布全国三十多个县、市,年均产值500多万元,2015年近千万元。 党的*召开以后,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纪委的监督职能。佰仕佳抓住机遇,将业务立足于纪委监管领域,开发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应用软件,为纪检监察大数据应用提供解决方案。将党的*以来发放到群众手中的民生资金、项目数据以及受益人基础数据采集到云数据中心,打破数据壁垒,实现数据共享。 直至2015年,佰仕佳集团正式成立。彼时的佰仕佳团队已经发展到100余人。 “佰仕佳一直在转型中成长。我们把每一年都作为我们新的创业年。”易永祥若有所思地这样说,“就是当这个行业不行我们马上转型,用这种方式来创业”。 能做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市场需要什么,顺应市场之后努力创造价值。 不过,佰仕佳的尝试并不总是成功的;2013年佰仕佳试图走出贵州,到成都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,结果因为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,亏损200多万元。去中山做灯具工厂也失败了。 “核心竞争力是逼出来的”,易永祥说,市场一直在逼迫易永祥找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 做减法:分众时代的转型思索 佰仕佳2018年会 (高管团队合影) 2015年—2017年,佰仕佳集团进入了横向扩张的所谓多元化探索阶段。 从开展大数据电商产业运营,到打造南明大数据电商产业园,先后建立产业培育、科技金融、人才培育、法律保障、技术支撑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及电商综合服务、供应链金融服务、仓储服务、市场渠道服务、投融资服务、咨询服务、IT技术服务、项目对接服务、代运营服务九大服务体系。 集团产业以迅猛的姿态扩张,产业体系日益庞大,易永祥渐渐感到公司有些偏离主线了。他产生了困惑:多元化路线发展下的佰仕佳,也使公司的产业越来越分散。自己的精力不足以参与子公司的运作,集团的企业资源过于分散……最大的问题在于,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不了。 十三年来,佰仕佳一直在市场的驱使下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现如今多元化的发展反而使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弱化。 易永祥再一次做出了转型的抉择:做减法。要回归到产品,集中做好自己最具竞争力的板块,专注于将产品做精做细,为客户带来更专业、更精准的服务。其他的业务板块,或选择放弃,或以*子公司的形式发展,自己不再参与运作。 做减法,即是分众化、细分化。在互联网的影响下,分众时代已经到来。“分众化”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思想家阿尔文·托夫勒提出(1980,《第三次浪潮》),是指传播者(生产者)根据受众(客群)需求的差异性,面向特定的受众(客群)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,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。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一个重大转变是营销思维的转型。传统营销是基于流量思维,即流量越大,转化率就越高。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突破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导致了流量的碎片化。过去的流量入口开始失效,传统的营销思维带来的转化率越来越低。新的营销思维基于运营用户的理念,通过更多针对客户的运营维护,让单个客户能够产生更多的消费和带来更大的价值。可以说,新的营销思维模式目的在于找到更为精准的客户群体。 对客户的细分化造就产品的更加适应性,也就是说对需求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,进而改善供应链,从而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。 从青年到中年 佰仕佳集团办公室一角 易永祥已经意识到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不能一昧地追求有潜力的市场。 人工智能是未来拥有巨大潜力的产业,而他在考虑自己在这个产业如何走下去。“人工智能是未来的趋势,谁都看得到,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我都能做。如果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,那这样的产业也不是什么好的产业。”易永祥理想中的最终产业,是自己能做而别人做不到的,要抓住自己的主营业务,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 刚满36岁的易永祥,回顾佰仕佳的十三年,仿佛是一个从童年走向青年的时期。而现在,要从青年走向中年。“这十三年,不只是公司,我自己的想法、性格各方面也发生了转变。”易永祥把佰仕佳看作一个家庭,以前的思路是把一家人捆绑在一起,共同成长。而现在,这位家长变得愈发成熟,他认为家庭里的各个成员应该自己想办法成长。 易永祥向记者强调了佰仕佳的企业精神:“知行合一,逐梦前行”。“知行合一”是佰仕佳对执行力的重视。而易永祥的佰仕佳梦,是把佰仕佳打造成一个贵州省的民族品牌。虽然佰仕佳专注于大数据领域,集团产值却主要来源于工程。“你看这花果园双子塔,贵阳市的地标建筑,它的亮化工程就是我们设计的。就是晚上楼体的霓虹灯,是不是很漂亮。”易永祥依然把大数据领域作为核心业务的原因,是想让佰仕佳的产品走遍全国,享誉全国,让佰仕佳成为全国知名的贵州省民族品牌。 今年的数博会上,佰仕佳自主研发的民生资金(项目)监察大数据平台荣列2018数博会“中国数谷”大数据应用场景TOP100。经过了野蛮生长时期的洗礼,易永祥已主动背负起属于企业家的责任。 易永祥 术业有专攻,资源的整合让资本的增长更有效益。佰仕佳利用自己的大数据和电子商务技术优势,帮助贵州传统企业成功转型,通过电子商务让贵州企业“走出去”。 数谷匠人:做最专业的大数据服务商 未来,佰仕佳的主营业务板块将从六个缩减到三个。 大数据应用平台开发依然是佰仕佳的重要业务板块。公司目前在上海、广东、云南、湖南、四川以及广西等地设立有7家子公司或办事处,自主知识产权的纪检监察大数据软件产品已成功服务于全国5000多个主体责任部门和乡镇,大数据应用服务受益群众5000多万。 在纪检信息化、民生涉农资金监管领域,易永祥表示,全国范围内同类的竞争者也仅有十几家。行业刚起步,在这个领域内,即不存在一枝独秀、也谈不上百家齐放,大家都在边探索边发展的阶段,没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借鉴。不过有一点共同的是,行业内的不同企业,都有各自特定的、钻研和开发的领域。他们研究的领域、研究的方向、应用的层面都不太一样。做专业就是做细分,由此可见一斑。 公司计划在今后的5-10年都专注于纪检监察领域,深入把这项业务做精做细,为纪检监察提供更专业、更精准的服务。在提供大数据应用平台服务的基础上,易永祥也希望在大数据领域开发一些更好的商业模式,因为数据就是价值。 “大数据+电子商务”也是易永祥很重视的领域。易永祥认为,“大数据+电子商务”在贵州拥有巨大的潜力,许多贵州的传统企业亟需线上销售业务的开发,需要像佰仕佳这样的大数据科技公司给他们做线上业务的运营服务。这块业务实质上是一种融合,服务于传统企业线上销售业务的开发和运营。 以老干妈为例,老干妈将线上销售,如淘宝、天猫、苏宁易购这些平台的独家代理权交给佰仕佳,由佰仕佳来完成线上开店、推广、销售等一系列业务,相当于老干妈的网上代理商。佰仕佳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属于代运营转化为自运营。单纯的代运营电商平台作为中介服务商,很难得到企业的信任,且代运营市场鱼龙混杂,大、小团队充斥其中,企业很难判断好坏,开发线上营销领域需要承担风险。佰仕佳则先向老干妈支付商品的费用,线上销售的业绩由自己承担。对于企业来说,免去了开发线上营销的负担,这也是新零售的一种方式。 术业有专攻,资源的整合让资本的增长更有效益。佰仕佳利用自己的大数据和电子商务技术优势,帮助贵州传统企业成功转型,通过电子商务让贵州企业“走出去”。 佰仕佳今年才开始做老干妈的业务。以前老干妈在线上做的很少,每年大约一百万左右的销售额。佰仕佳计划半年内先帮老干妈把量跑起来,至少做到一千万销售额,两到三年内发展至五到十倍。这是易永祥给老干妈的规划,他希望通过老干妈来带动贵州的其他产品,打响贵州电子商务的招牌。 人才:是痛点,也是未来 佰仕佳集团全体员工参加户外拓展活动 易永祥计划在未来发展食品产业,令佰仕佳有可以依托的实体;这也将是佰仕佳主营的第三块业务。 做食品,纯粹是出于易永祥的一颗回馈社会、奉献家乡的赤子心。他期冀能为家乡打造贵州的第六张名片:贵酸。作为黔东南人,易永祥希望能做家乡的酸菜,让黔东南的酸味美食文化走出去。 易永祥还有一个梦想:把佰仕佳打造成一个家,一个创业人的梦想之家。 人才对于易永祥来说,既是他的痛点,亦是他的希望。人才的难题,是易永祥管理公司的一个难点。人力资源给他的压力很大。公司从去年的200余人已经缩减至目前的150余人,约缩减25%。人才难留,是其一。许多有能力的人,会跳槽到更好的企业,或转而选择自己创业,不会留在公司。其二,90后,尤其是95后的员工难以管理,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环境相较上世纪末大好,年轻员工普遍家庭条件良好,不用担心自己生计问题。没有生存的迫切感,导致很多年轻人对工作的要求偏高,既要工作轻松安逸,又要自己喜欢,工资还不能太低。据易永祥表述,90后员工的薪金要求是普遍高于市场的。以佰仕佳为例,新员工的加入直接带动老员工工资上调,不同的岗位,工资涨幅在10%-30%不等,平均每人15%的增幅。不仅用人企业的人力成本增高了,另一个现象是很多想找工作的人反而找不到工作。 但易永祥非常重视人才。据易永祥评价,集团对人力成本的投入很高,去年仅员工工资就有一千多万,人均工资高达5000元。对人才的渴望,其实也是当初易永祥走多元化路线的原因之一。易永祥认为发展更多的业务,他可以将更多的人才*在一起,好像《水浒传》的梁山泊一样。易永祥希望自己不仅仅是做企业,同时把佰仕佳打造成一个创业平台,给有能力、有创业梦想的人更多的发展机会。用了十三年,易永祥为自己在贵阳安了一个家;现在,他希望也能为诸多同他一样有梦有热情的创业青年,在佰仕佳安一个家。 “吾十有五,而志于学。三十而立。四十而不惑……”易永祥,这位正在从“而立”走向“不惑”的青年,也在带领着他的企业探索“不惑”之路…… |